在到校中樂推廣音樂會中,我們除了會為學生們演奏輕快和具代表性的中樂作品外,我們還會為大家介紹中樂吹、彈、拉、打家族的代表樂器和各樂器特色。
在短短的小型音樂會中,我們更會透過以下的活動讓老師和學生近距離感受和享受一場中樂的盛宴!
“輕快動聽的音樂、輕鬆愉快的環境”
透過特定的主題,我們會為每一場的音樂會設計演出曲目,隨此之外,學校更能點選特定的曲目,再透過我們的樂師用中國樂器演奏,令同學更投入至中樂音樂會中!
"胡適談讀書: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在小型中樂音樂會的中段,我們會加插一段簡短的中樂問答環節或互動環節,讓學生不只在視覺和聽覺感受中樂,更能和樂師一起參與演出!
在真正的音樂中,充滿了一千種心靈的感受 ,比言詞更好得多。——孟德爾頌
希望同學能夠透過和我們一起演奏的機會,更能感受到中樂的魅力,提高他們對中樂的興趣。
在許多場演出後,我們發現很多同學沒有接觸過中樂,也有很多人不其然會聯想到一群老人家一起演奏的音樂,甚至覺得中樂只會在殯儀館出現,而對它望而卻步。其實這種誤解出現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一,是香港人在生活及教育上已頗為西化,他們會用一面倒接受了的西方美學標準和藝術慣例,從而產生了不少誤解。中樂,雖然給予人一種難以學習和欣賞的感覺,可是中國音樂並沒有讓她的追隨者產生一種拒人千里的感覺。
二,是可能大家會想像和假定中樂比較難領悟和學習 中樂的入門對比於西樂則相對困難。
去真真正正地認識中樂,我們首先需要明白中國音樂的美學和西方音樂美學之間不同之處 :
一, 中國音樂的美學追求含蓄,演奏者透過音樂去舒發自己內心的意境和內涵;而西方音樂對音樂追求質和量,演奏者透過音樂去表現自身的技術和內心。所以中樂的樂曲往往都有一個標題,讓觀眾更易理解樂曲中的抑揚頓挫和情感。
二,中國的樂譜中不會告訴你每一個音符怎樣演奏出來,是需要自己在學習是經過時間和實踐領悟出來的。而中樂的樂譜本身是很簡潔,在譜中不會詳盡把演奏方法寫出來,老師會把演奏技法在課堂中傳授給學生,悟性高的學生會很快掌握到。
現時青少年學中學的情況跟以往不同。 相對因為關心及想認識中國文化的動機,現在許多學生"被"學習中樂的原因可能是:
1.家長安排自己的子女學習較冷門的中樂,從而提高他們考進名校的機會
2.「一人一樂器計劃」
3.視中樂為一種生財工具,在畢業後藉著教音樂去賺取金錢,改善生活,但卻步於此,而不進一步去鑽研音樂的其他領域,繼而發展成惡性循環。
我們不能改變未來的音樂潮流,我們到校音樂會的目的隨了透過為他們表演好聽的、專業的中樂,來向學生灌輸一個廣濶的世界觀外,更希望向學生們灌輸正確的中樂知識,能讓他們更容易去理解和接觸更多不同類型的中樂和其他音樂。